說明:Just in time 即所謂的同步化,讓所有的制造業公司都要去實現它確實非常困難。如果貴公司生產的產品直接面對消費者,是擁有自己的銷售、開發、制造等較完整運行能力的企業,運用這種方法十分有效。如果貴公司是其他公司的配套企業(例如生產零部件、材料等),要做到同步化不一定最合適。但是為了實現同步化,對制造體系進行變革所運用的工具、方法與理念對任何企業都是適用的。
精益生產(JIT)主要手段
1、制造過程的簡單化、流水化、同步化,盡可能平衡與匹配。
2、將指揮企業生產的信息流通過:取消(Eliminate)、合并(Combine)、共享(Share)、重排(Rearrange)、簡化(Simplify)即ECSRS 原則來進行改善。
3、瓶頸工序(設備)效率的極限化。
4、盡可能追求各個資源能力(企業、工廠INPUT的資源——廠房、設備、人、物料、水、電)發揮極限。
5、利用各種激勵手段,激發人的潛能(例如改善之旅,龍虎榜、發表會等)。
……
精益生產(Lean Production,簡稱LP)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數位國際汽車計劃組織(IMVP)的專家對日本豐田準時化生產JIT(Just In Time)生產方式的贊譽稱呼。精,即少而精,不投入多余的生產要素,只是在適當的時間生產必要數量的市場急需產品(或下道工序急需的產品);益,即所有經營活動都要有益有效,具有經濟效益。精益生產方式JIT源于豐田生產方式,是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組織世界上14個國家的專家、學者,花費5年時間,耗資500萬美元,以汽車工業這一開創大批量生產方式和精益生產方式JIT的典型工業為例,經理論化后總結出來的。它是當前工業界最佳的一種生產組織體系和方式。
實施精益生產方式JIT的六個主要方面和要求分別是:
1、實施精益生產方式JIT的基礎--通過5S活動來提升現場管理水平。
2、準時化生產-JIT生產系統
在顧客需要的時候,按顧客需要的量,提供需要的產品。由一系列工具來使企業實現準時化生產,主要工具有:
平衡生產周期--單件產品生產時間Takt Time==Cycle Time
持續改進KAIZEN(Continuous Improvement)
一個流生產-One Piece Flow
單元生產Cell Production--U型布置
價值流分析VA/VE
方法研究IE
拉動生產與看板PULL & KANBAN
可視化管理
減少生產周期-LEADTIME減少
全面生產維護(TPM)
快速換模(SMED)
3、6σ質量管理原則,要貫徹于產品開發和生產全過程。主要包括:
操作者的質量責任
操作者主動停線的工作概念
防錯系統技術
標準作業SO & 作業標準OS
先進先出控制FIFO
根本原因的找出(5個為什么)5WHY
4、發揮勞動力的主觀能動性,強調"發揮團隊的主觀能動性是精益企業的基本運行方式。"要鼓勵團隊精神,推倒企業各部門之間的墻壁。
5、目視管理。不僅是管理者,而且要讓所有員工對公司的狀況一目了然。信息充分溝通,最好的辦法是把所有的過程都擺在桌面上,使之可視化。
6、不斷追求完美。企業管理理念和員工的思想非常關鍵,縱然永遠達不到理想的完美,即使浪費是微不足道的,進步是點點滴滴的,也要不斷前進!
輔導效果
1、提高生產效率,降低庫存。
2、縮短制造周期(LEADTIME):制造過程的簡單化、流水化、同步化,盡可能平衡與匹配。
3、縮短企業指揮生產的信息流時間(定單及銷售決定、生產計劃、采購計劃……)。
4、營造追求最高效率、持續改善的企業文化。